close

寶米恰恰海報FIN_m  
寶米恰恰 (2012) 7.5/10

我無法明白地說出這部電影特別吸引人的地方, 它沒有華麗的特效或驚人的配樂,沒有大卡司,更沒有舉世創新的劇情,狠地說的話其實相當平淡,但也許正是因為它的樸實無華,那普通到不行的故事好像就是你或我或身邊的人曾經上演的心路歷程,才會撩撥起赤子們的心弦。

我必須說,能令人想起初戀的,對我來說不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噢我真的一滴淚都沒掉地無感看完了),而是這部寶米恰恰;我又必須承認,在看完的隔兩天我內心漣漪仍舊一波一波好似回到高中時代,靈魂年齡降至青少年紀。於此,我就開誠布公地說,這部青春愛情喜劇是我愛情片中前三名。以客觀來說有點過譽了,沒辦法這是我個人私心的偏愛。

能讓我們喜愛的東西,必定是有某些角度觸及到內心的自己,意義是自己連結的,背景故事這部分,也許占了很大討喜的原因,所以才說這是沒辦法的事。

因為背景故事的距離相當近吧,在高雄、在愛河、在高雄中學、在雄中旁的那條地下道(沒認錯的話),曾經走過的地方、相處過的人物以及曾發生的事,就像是看著相本似的一一被翻疊出。過去的生活,當下也許存在著厭惡或享受,我想不起來了,關於那些時刻的真實感受,但我現在回想起,我是相當喜歡與懷念的──至少我記得的是那些快樂時刻──但想不想再重來一次呢?我想引用葉佳怡在《不安全的欲望》中的話:『我很喜歡我的高中生活,但要是再重來一次的話,就實在太辛苦了。』那個「高中生活」可以擴及到人生中的任何階段,過去的經歷成就此刻的自己,消極接受(無法不存在的)或者積極喜愛是都是一個選擇,但要重來一次的話,就真的太辛苦了。

再來談到女主角不可理喻的偏執──你喜歡的,到底是膚淺的外表,還是因為我是我?

這個化不開的牛角尖,導致後續一波狀況混亂與情緒爆發。審視回少年時代的我們,哪一件不開心不是源自於少年維特的煩惱,大人們眼中是粒看不見的沙,在我們眼裡,它是顆隕石,處理不妥將損及生命,每件事都是宇宙的事,全世界只有我的悲傷最重要。我要承認,換作是我,我也會為著喜歡的到底是我還是因為我剛好符合你的擇偶標準而鑽牛角尖,所以我很喜歡寶妮問優格(男一)為什麼分得出我是寶妮還是米妮,優格說:「因為你們就是不一樣阿。」我會因為這句話,而對優格動心。

我也有著一對雙胞胎朋友,比較熟稔的是姊姊,國小跟她們同班的時候,曾經打趣地跟同學說「因為姊姊臉上有顆痣,很容易就分得出來」,長大之後姊姊把痣點掉,每當她分享照片總是有人留言分不清誰是誰,我總是能一眼看穿,真要說辨別的角度,大概是因為她們笑起來是不同的,這樣細微的標準,是要相當認識才能整理出的訣竅吧。優格很用心地認識寶妮和米妮,所以他才知道他喜歡的是米妮,他知道她們分別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這個部分讓我覺得導演好細膩,青少年們就是會為著這些小點打轉,因為寶妮是導演自己的投射,事件取材自她的經歷,因此這裡的感受才會那麼地,恩,真實。

長大的過程承受太多悲傷,長大之後的太陽下沒有新鮮事,正視的必須是實際,感受? 那些都是太過天真、太過虛幻不可觸及的東西了,成熟的大人不可被影響。如果問我現在還會執著在「喜歡的我是不是因為我是我」上嗎? 還是會吧,對於感情我是偏執狂,也可以說民智未開,但也許再過幾年,理想化的愛情觀終於被看破之後,成就婚姻的是因為所有條件很實際,就如同大部份的人一樣。

 
第三個喜歡的原因,主角們不只對話很高中,他們的愛情也非常高中:兩造雙方害羞得說不出話、手呀不敢牽的只能跟著她走一天、送飲料當作表達愛意的手段...,從這些相處的細節中我都可以感受到身邊同學的高中愛情就是這樣走過的,全劇毫無擁抱以上的身體關係,套一句中國網友會說的話:這是難得的小清新,大概再也找不到沒有接吻的愛情片了吧。還有劇中出現的那個舊手機,比我當時的是還低階一點(是黑白螢幕阿),但少年的愛情就是要用簡訊,如果汰換成智慧型手機的line來溝通,就演不出以前那每一個聯繫都是得來不易的煎熬了。說到底,我還是思量著簡樸的原始樣貌阿,果真是怎麼也跟不上時代的蛻變。

另外值得讚許女主角演技非常好,把姐妹詮釋得像是找兩個人來演,不僅如此,外表長得相當可人超級可人,就是個小清新長相,就是我如果是高中男孩會喜歡的那種類型,逼真到看完我還特地去查他們是不是真的找高中生來演。

如果你不喜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種比較有高潮迭起的劇情公式、比較矯造商業化的電影,也許可以試試《寶米恰恰》,但醜話說在前,它就是很平淡,不符合大眾口味,不過一旦觸及到你內心,那看完應該會如導演期待,感到溫暖、無負擔的淡淡甜蜜。


最後附上片尾曲,何欣穗《she & 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ilophob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